写在前面
《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》课程中的笔记与分析思考内容。主要参考第十一期,常看常新。思考、敢于超越、学习能力提升,坚持做值得做的事!
有需求就有解决方案,赞同!或许有时也需要跳出思维舒适圈并且有一定的某些意识
感谢罗昭锋老师,支持老师继续分享更新优质课程!
连续开课13年,中国MOOC评分4.9. 推荐。欢迎留言交流,觉得好的话不妨点个赞呀~
--fzhiy.更新于2020年9月28日22点56分
记录的价值在于反馈。 同样这份笔记也是。
(终于有时间继续学习这门课程并完成了最后三个章节!依然认为此门课程很好,强推!)
以下摘自课程。 共勉!
<u>提升学习效率、提升科研效率的根本:专注(目标清晰)+及时反馈+持续改进</u> (不要做简单重复)
1)持续去做并不是最难的,持续改进则是
2)专注力,依赖于 个人的意志力 和 外部的压力
3)及时的反馈 往往是最难的
PS: 文内多图预警,只想看文章总体内容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一个章节。
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
课程介绍及课程内容设计
提升学习能力
提升科研能力
- 本硕博培养模式的思考 ==>>那张广泛流传的图 => 读研究生的原因? => 毕业改行,几年的青春是否值得?=> 科研到底是什么?(解决未知的问题、新事物或新规律、创造新事物)比如抗癌椅2333
科研的特性
- 只有第一,没有第二
- 科学研究需要探索未知,面对新事物(恐惧感)
- 需要解决新问题
- 科研需要大量的重复(如何看待重复?习惯)
- 科研会经历多次失败(坚强)
读研的意义
- <u>全球视野,以及发现需求的眼光</u>
- <u>面对未知事物的勇气</u>,以及愈挫愈勇的韧性
- <u>解决问题的能力</u>
- 在持续努力和练习过程中形成习惯
- 任何成功的人,都是优秀的 研究者! (个人认为一个成功优秀的人并不(或不仅仅)在于有多少财富学位这些,而在于真正属于他/她本身的东西(如优秀品质等)。)
反思
- 为什么读研?
- 对科研的粗浅认识:<u>不仅仅是做实验</u>(实验员vs科学家-idea)
- 科研对于社会的价值?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
提升创新能力
科研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向(idea)
- 教育的最高目的:帮你看到未来,选择正确的方向
- 知识的搬运工 or 正确的做事 or <u>做正确的事</u>?
- 发现未来的发展趋势
- 创新 => 衡量标准:”省时省钱爽“
学习策略
- 专注 --木桶理论(弃) -->>发挥长处
- 向“牛人”学习 --什么方式,什么方法,不同载体
- 善假于物 (ps:无形工具)
- 投资时间 ==>> 做一件事很麻烦的时候,思考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?(有这种思考意识)
- 分享意识(费曼学习法的核心)
学习要求
-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发生转变
- <u>当一项技能不能形成习惯时就无法给生命带来改变</u>
(最后的弹幕2333 很有意思)
学习与搜索
分享知识 + find ability
- 思维导图软件,MindManager, theBrain,mindmaster--推荐
- mindmaster支持导出为word后进行编辑 应用--利用mindmanager整理论文结构及笔记(后面填坑)
个人知识管理体系
- ManicTime 个人时间追踪/分析软件 使用指南
科研入门及十大信息源
- 限时作业回顾
影响因子
- 某个杂志的影响力,不是文章的。
- 某杂志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数,在第三年的平均引用次数。
- 会议文献(了解前沿的重要途经,互动交流思想碰撞)
- 学位论文,知网
- 标准 --全国标准信息公共平台 GB, GB / T (做实用性东西关注,创业等)
- 专利 新颖性、创造性、实用性,一般80%的专利不会再发表
- 科技报告-- 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--全文对科研人员开放,可注册申请
- 政府出版物
- 产品资料--来自产品中的方法往往比论文中的更可靠. 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GPD
- 科技档案
- 信息传播路径及其他信息源
- 文献调研起步
- 数据库加工
- 图书馆资源与服务--学校图书馆、国家科学图书馆(公众)
文献数据库及其利用
关注需要的会议数据库
- 文献数据库简介
思考:搜索引擎与文献数据库的异同? 搜索引擎没有经过同行评审,不能保证质量
从WOS数据库发展看未来
- 纸版->光盘(1972)->网络版(1997)->2002->2004->2006继承Endnote web->2007增加Citation Report与Refine功能->2008增加引证关系图->2016.10科睿唯安收购,增加被使用次数(判断最近发表文章被关注) Kopernio插件(强推)--合法版的sci-hub(11年创建,好强的一菇凉!!)
- WOS数据库的使用
- 文献检索演示1,2
- SCOPUS数据库简介
文献管理软件-Endnote X9快速入门
- 软件诞生的背景
- 软件功能快速演示
- 在线检索
- 网站输出
利用HistCite快速定位关键文献
- 文献调研面临的困惑
开题 新领域 基金申请 论文投稿
- 基于数据库的文献分析方法(WOS、SCOPUS等)
- 基于文献管理软件的分析 (Endnote中的Subject Bibliography)
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可能不全面
中文的Notepress
- 基于引文分析软件的分析
HistCite软件
导出后将文本拷贝至/HistCite Pro 2.1/TXT/ 文件夹下,运行main.exe,输入1得到
LCS为小同行推荐次数,GCS为引用次数
点击Tools->Graph maker->Make graph
与Endnote关联
- Tool->Mark&Tag,然后根据LCS降序排列筛选文章,导出hci文件,操作File->Export->Records,得到hci文件,改后缀名为txt导入endnote
导入选项为 Multi-Filter(Special) 所有信息不会丢掉
罗老师一般会导入同行推荐的30篇和最近的20篇文章,一般读完后这个领域会有全面的了解。搞清楚一个领域至少得一百多篇。
同行推荐:看LCS高的
最近的文章:看LCR高的
- 工作原理
看重LCS小同行评审
看重LCR
GCS是global citation score,即引用次数,也就是你在web of science网站上看到的引用次数。如果你点击gcs,软件会按照GCS进行排序,此时的结果与你在wos网站按被引频次排序的结果是一样的。
CR是cited references,即文章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。如果某篇文献引用了50篇参考文献,则CR为50。这个数据通常能帮我们初步判断一下某篇文献是一般论文还是综述。
LCS和LCR是histcite里比较重要的两个参数。
LCS是local citation score的简写,即本地引用次数。与gcs相对应,gcs是总被引次数。lcs是某篇文章在当前数据库中被应用的次数。所以LCS一定是小于或等于GCS的。
根据LCS可以快速定位一个领域的经典文献, LCR可以快速找出最新的文献中哪些是和自己研究方向最相关的文章。
参考: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home.php?mod=space&uid=304685&do=blog&id=383399
可按被引次数降序排序挑选文献下载排序做分析
- 应用示例
高效文献调研
- 快速检索的思路
- 如何检索信息
- 去哪儿查询?
- 如何确定关键词?
关键词分析利用 wiki,百科,CNKI,CNKI指数分析,百度学术-开题分析,Endnote的关键词分析,各类数据库分析功能
学术信息检索
- 不在校内,使用国家图书馆,http://www.nlc.cn/
Google学术,微软学术,Bing学术(注重会议),百度学术
- 基金信息--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查询(http://fund.sciencenet.cn) 反映领域未来变化
- 海研全球科研项目数据库(需要购买)
- Google新闻,微信,申请指南,
- 国际国内会议(中国学术会议网)
国际会议查询方法-- Conference,Symposium,Workshop,Seminar
- 科技报告--国家科技报告查询系统(免费)--https://www.nstrs.cn/
广泛查询,不拘束于一种途径
中文文献管理软件推荐NoteExpress
- 如何收集与管理信息
- 如何快速筛选文献
- 如何整理输出
- 内容小结
使用Endnote中的Rating标记,只分为保留或者丢弃。然后下载后再排序
实用逐步填坑!
创新趋势与科研选题
- 博士成长的几个阶段(个人认为硕士成长阶段也是大同小异的)
- 起步:学习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(技能与科研), 可以独立开展一些实验 【学习阶段】
- 成长:能够围绕问题,设计实验,找到解决方案 【解决问题】
- 独立:提出问题,并独立解决 【发现问题】
- 社会发展趋势(如前面章节所述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等现象)
创新与体验的衡量标准
- 手机上有哪些优秀设计(APP或某个功能)? ==>> (什么是体验)
静音, 语音助手, 手电筒, 息屏快拍, 截图
- 电脑开机与登录二合一(emmm,虽然我觉得这个很方便, 但是有时感觉不太好。)
这些创新的产品背后有无共同的规律,有无统一的衡量标准? (省时省钱爽)
不符合的? 彩妆,游戏,高速公路,键盘布局,健身房,学习,补习班
生活中处处需要创新精神!
如保卫处电话尾号、急救电话等等……
什么是体贴? 什么是友好?
“老师”的价值——帮助学习者节省时间(课程中的举例)
- 近期创新实例(19年)
- 需求与选题
- 科研选题
- 萝卜分享会(小组)== 卖知识的分享会
学习的障碍与头脑风暴
- 问题解决思路
一个问题通常怎样被解决的?
- 自己知道如何解决的
- 别人知道如何解决的(如何找到、搜商)
- 没人知道如何解决的(如何创新)
- 高效学习的障碍——为什么学习进步缓慢
- 如何高效学习
限时作业期间学习效率高的原因: 专注+目标明确+持续努力
为什么自行车很容易学习? 打台球时没打进(原因分析)?
天真的练习 != 刻意练习《刻意练习》
高效学习方法: 针对性练习。。 方法思想大同
高效学习案例分析
- 为什么有语言环境的地方学习效率比较高?
- 为什么限时作业,你的学习效率很高?
- 为什么你学习(XXX)进步很慢?会碰到瓶颈期?
- 为什么想减肥总是实现不了?
提升学习效率、提升科研效率的根本:专注(目标清晰)+及时反馈+持续改进
1)持续去做并不是最难的,持续改进则是
2)专注力,依赖于 个人的意志力 和 外部的压力
3)及时的反馈 往往是最难的
- 思维方法的重要性
常见的思维方法
- SWOT分析
- 5W2H
- 鱼骨分析法(分析复杂问题)
- 金字塔原理 -- 思维逻辑训练
- 麦肯锡7步分析法
- 头脑风暴
- 六顶思考帽
- 头脑风暴简介
- 萝卜分享会的安排
六顶思考帽与课程总结
- 什么是六顶思考帽
- 六顶思考帽的使用
- 应用
- 课程总结
- 同学和助教反馈
- 个人感悟与赠言(可跳过,水文或鸡汤)
什么是需求? 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,而每一个需求的背后必然隐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。
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
生活中看到需求(或有抱怨时)应该有去解决问题的意识!
国民需求--- 看政府工作报告
查询学校以及国家发布的申请指南(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申请指南)
以上并不是说不努力了
思考1:为什么你很快学会骑自行车?
思考2:为什么你学会骑自行车只花了1天,但骑了10年之后,你的技术依然没有长进?
学习 != 使用 != 练习
简单的重复,成就不了你的伟大!
流程化 是提升各项工作效率的指导原则。
信息 时间
省时省钱爽
这部分内容感兴趣的话可以去MOOC查看,就不放图了(节省一点开销hh)
当你在 XXX 的时候,你知道为什么会 XXX 吗?
此处 划重点,观点上赞同,实际行动争取能跟得上自己的想法与思维!
记录的最大价值在于反馈。
低谷期这个还得 好好判断,也不必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。
2020年是这门课程的第13个年头。
结束语
非常高兴在今天圆满的填上了学习《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》这门课程的坑!总的来说,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、科研技能以及思维方式的启发等等。希望自己能够借鉴吸收好的方法与习惯,并坚持值得坚持的事情!另外,对于此份课程笔记中图片过多做一个说明:仅仅是因为课程内容信息量稍多以及自己犯懒了hh,所以对于阅读本文时带来的不悦表示抱歉。最后,再次强烈推荐去学习这门课程,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的。(毕竟本文只是个人的一点记录,难免片面或有欠缺的地方)
--fzhiy.于2020年9月28日22点56分
参考文献
- [1]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
- [2]《需求》
- [3]《搜索:开启智能时代的新引擎》
- [4]《科技之巅》
- [5]《未来版图》
- [6]《极限创新》
- [7]《如何高效学习》
- [8]《刻意练习》
听书
随笔后记
今天刚好看到了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视频,记录下此刻。当新冠爆发时,作为一个武汉抗击疫情的亲身经历者(普通人),百年来的空前“战役”,让人不禁感叹——“欣逢盛世”,感谢所有为“抗疫”做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!
同时,感谢时代,这个让优质知识传播到互联网的每个角落的时代!致敬!
“欣逢盛世 当不负盛世”
--fzhiy.于2020年9月8日13点36分